近日,《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5085.7-2019)(以下簡稱《通則》)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298-2019)(以下簡稱《技術規范》)發布實施。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通則》和《技術規范》的修訂背景、思路等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本次《通則》和《技術規范》修訂的主要背景和思路是什么?
答:《通則》和《技術規范》是危險廢物鑒別體系中的兩項重要標準?!锻▌t》規定了危險廢物鑒別的程序和判別規則,是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體系的基礎;《技術規范》規定了危險廢物鑒別過程樣品采集、檢測和判斷等技術要求,是規范鑒別工作的基本準則。這兩項標準于2007年制定并首次發布,對規范危險廢物鑒別和環境管理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各地有序開展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但是,《通則》和《技術規范》存在的鑒別對象不明確、采樣方法不具體、判定規則不夠合理以及鑒別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已難以適應危險廢物環境管理要求。因此,亟需對危險廢物鑒別標準修訂完善,以適應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和鑒別的新需求。
本次標準修訂思路:一是完善危險廢物鑒別程序,精準識別危險廢物,有效控制環境風險;二是優化采樣、檢測等技術要求,進而縮短鑒別周期,降低鑒別成本;三是鼓勵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節省危險廢物焚燒、填埋處置資源,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方式多元化。
問:本次《通則》修訂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本次《通則》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完善了鑒別程序,第4.3條修改為“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不排除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的固體廢物,依據GB 5085.1、GB 5085.2、GB 5085.3、GB 5085.4、GB 5085.5和GB 5085.6,以及HJ 298進行鑒別?!薄?/span>
二是修改了危險廢物混合后判定規則,將混合后的結果,即“導致危險特性擴散到其他物質中”,作為判斷混合后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的前提條件。
三是修改了針對具有毒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過程的判定規則,即“具有毒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經鑒別不再具有危險特性的,不屬于危險廢物?!?/span>
問:本次《通則》完善了鑒別程序,對于鑒別工作有什么作用?
答:本次《通則》修訂完善優化了鑒別程序,使危險廢物鑒別體系更具可操作性。例如,針對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需要鑒別的固體廢物,只有不能排除具有危險特性才開展后續特性檢測;如果根據其生產的原輔材料和工藝就可以排除其具有危險特性,則可以不開展危險特性檢測工作或輔助性檢測工作,直接作出該固體廢物不具有危險特性的屬性認定,從而避免了危險廢物鑒別過程的過度檢測。
問:本次《通則》修改了混合后判定規則,在使用該判定規則時應注意哪些?
答:原《通則》規定的混合判定規則對防止稀釋混合危險廢物的行為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實踐發現,這一規則也同時造成混合后廢物的處置量和處置成本增大。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新修訂的《通則》第5.1條在原《通則》中關于混合行為判斷的基礎上增加了后果判斷,即“導致危險特性擴散到其他物質中”。
在鑒別工作中使用混合后判定規則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通則》中所述的“混合”指的是將產生于不同的產生源或產生節點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固體廢物或物質混合在一起的行為;二是需要根據危險廢物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態,以及在混合過程中的物質遷移,對混合是否導致危險特性擴散到其他物質中做出判斷,以確定是否適用于混合后判斷規則。
問:本次《通則》修訂增加了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后判定規則,在使用該判定規則時應注意哪些?
答:本次將原《通則》中“處理后判定規則”修改為“利用處置后判定規則”,即分為利用過程和處置后兩種情形進行規定。在鑒別工作中,危險廢物實施利用處置后判定規則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適用于本《通則》的“利用”情形指的是“從固體廢物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動”。例如,從電鍍污泥等含重金屬固體廢物中提取有價金屬元素,從廢礦物油和含油污泥中提取礦物油等。利用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的屬性可按照《通則》第4章規定的鑒別程序認定,如果利用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已經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則不需要開展危險特性鑒別,其仍屬于危險廢物。
二是具有毒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處置后以及具有感染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若國家有關法規、標準有特殊規定的可不按照危險廢物管理,否則仍屬于危險廢物。僅具有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可以通過鑒別程序確認其廢物屬性。
問:本次《技術規范》修訂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三是完善鑒別程序。樣品檢測過程中增加了利用過程或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的鑒別規定。在實際鑒別工作中,可根據固體廢物的各項危險特性超標的可能性確定檢測優先順序,避免過度開展特性檢測工作。